正值开学季,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民乌力吉德力格带着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,身着蒙古袍,骑着两匹马穿过城市的高楼大厦到学校报到。这段影像受到网民热捧,一度登上..社交平台微博热搜榜榜首。
“虽然已经在城市定居,但是不想让孩子忘记骑马的传统,这是蒙古族的一种仪式。”乌力吉德力格说。
在越来越现代化的内蒙古,牧区孩子们开学..天,骑马到校正成为一种时尚。蒙古族文化中.具代表性的马文化沉寂多年后,正以多姿多彩的全新形式回归草原。
千百年来,蒙古族骑马放牧,牧民从小在马背上长大,马背生活成为蒙古族历史的重要见证。
20世纪末,蒙古族逐水草而居变成了定居,加上交通工具日益发达,马匹逐步退出。
在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,43岁的牧民朝鲁在蒙古马濒危的年代度过了青少年时光。20世纪90年代,家里有了摩托车,马不再重要。在父亲的坚持下,他家1992年卖掉了.后5匹马。从此,这位生长在古代皇家御马场所在地的蒙古族男子,彻底告别了马背生活。
曾经不可或缺的马衰减至需要紧急保种的境地。1975年,内蒙古有239万匹马,到2007年剩下不足70万匹,有的牧民把马鞍送进博物馆。
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芒来说,中国.大游牧民族走下马背,是牧区从传统畜牧业转向机械化、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一个结果,交通工具更新换代,牧民养马很难赚钱,马失去了传统利用价值。
草原斗转星移,中国飞速发展。牧民住着砖瓦房,建起牲畜棚舍,骑着摩托、开着汽车放牛养羊,生活越来越富足。草原也不再寂静,大批游客涌来,然而难见骏马奔腾,少了许多民族风情。
马在日益发展的旅游业中逐渐回归。拉马,卖马奶,马术表演……旅游业刺激了马产业的兴旺,成了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。
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牧民那顺巴特尔旺季时每天都能挤出200斤新鲜马奶,送到旗里的加工企业制成酸马奶销售。他的200多匹黑马成为当地旅游一景,许多游客甚至专业摄影师,找他放马拍照。
“以前牧民们不挤马奶,因为没人收,现在养马卖马挤奶放马都挣钱。”那顺巴特尔说。在许多景点,牧民光是游客骑马几个月就能收入近万元。
驯马、赛马再度成为蒙古族.热衷的运动。马术节、赛马节、速度赛马大奖赛以及遍布草原牧区各种规模的“那达慕”赛马等,内蒙古每年举办600多场次。
在通辽市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草原,37岁的牧民桑都冷和父亲靠养牛收入十分富足。他痴迷赛马,家里有200多匹马,墙上贴满了各种赛马的奖状,但凡有比赛就尽力参加。今年初,他远赴几千公里外的青海比赛,拿了..回来。
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..敖其表示,驯马技巧是牧民饲养五畜智慧的结晶,赛马名次是他们在娱乐中荣誉的象征,物质条件改善后,马作为蒙古族的精神家园正在回归。
现在内蒙古马匹拥有量达93.5万匹,占全国马匹总量近15.6%,居全国首位。全区还建起了蒙古马原种场及阿巴嘎黑马等三个蒙古马保种基地。
新中国成立70年来,蒙古族从马背走到马下,近年又重新回到马背。但人与马的关系与以前大不相同,马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。
内蒙古各地先后引进纯血马、汗血马、阿拉伯马、温血马等品种。“引进优良的纯血马,改良蒙古马成为新的时尚。”桑都冷说。
马文化日益兴盛。在首府呼和浩特,大型实景演出《千古马颂》场场爆满,民族马术、蒙古族歌舞融合声光电、祼眼3D等技术,2014年以来累计演出300多场,接待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观众30多万人次。
来自山东的游客刘东方说,演出太震撼了,让人亲身感受人与马、人与草原和谐相处的关系,体味出草原文明和蒙古族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2014年以来,以蒙古马命名的“吃苦耐劳,一往无前”精神,传遍大江南北,筑起了内蒙古精神文化的高地。
内蒙古大学教授傅锁根说,蒙古马精神经过历史的沿袭已经融入草原人民的血脉中,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中,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“用我们的蒙古马命名的精神引起全国共鸣,成了引领新时代的社会风尚,我感到特别骄傲。”年轻的蒙古族恩和巴特尔说。
虽在城镇工作,但只要有空回牧区,他就娴熟地跨上马背、策马扬鞭,还让家人帮他拍摄下来,传到微博、抖音等社交平台,或是直播自己喂马、饮马的场景。
前不久,内蒙古成功举办为期10天的首届国际马文化博览会,全面展示自治区养马、育马、驯马、赛马的传统优势,以及马产业、马文化、马旅游等协调发展的成果。
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盖志毅说,内蒙古正在挖掘蒙古马的文化精髓,开拓文化旅游融合发展,探索以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。
“蒙古族马背生活的变迁,折射中国发展的道路——在回归民族传统,守护精神家园,坚持绿色发展中走向现代化。”他说。
文章来源:新华社,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